NBA全明星赛

独特体验活动 2025-07-29 23:52:37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19年10月26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此條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9年10月26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请协助補充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被移除。

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语气、格式、標點等使用恰当。 (2019年10月26日)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编辑這個條目。(幫助、討論)

NBA全明星赛(All-Star Game)是美国国家篮球协会举办的年度球星表演赛,由观众和教练选出全联盟的明星球员分别代表东部和西部出战,是NBA全明星周末的压轴比赛。第一届全明星赛是1951年3月2日在波士頓TD花園球場举行的。

全明星隊教練[编辑]

一開始東西區明星隊的教練,由兩邊最佳戰績球隊的教練擔任,然而因为時任洛杉磯湖人總教練帕特·莱利於1982-1990年間8次拿到西部最佳战绩,几乎垄断了西部队主教练的位置,因此聯盟另訂“莱利规则”(如果最佳戰績的總教練去年執教過明星隊,则今年不能连任,改由餘下战绩最佳球队的教练担任)。

球员票選机制[编辑]

1951~2017;2024~[编辑]

1974~75年球季,聯盟開放讓觀眾票選全明星先发球员,可以在美国、加拿大或网上投票。得票数某種程度上來說,反应了球员在观众中的人气,麥可乔丹和勒布朗.詹姆斯曾经9次全明星得票数第一。替补球员由各隊教练从本联盟挑选(但不能挑选自己球队的球员),若被选球员因伤不能参赛,则由NBA委员会挑选接替者。

然而票選機制數次遭到威脅,因為非美國球員在NBA相當稀少,如果遇到該國熱情球迷瘋狂灌票,即使是平日的替補球員也都有擠下真正明星球員的可能,例如坐擁中國票倉的易建聯,以及喬治亞的扎扎·帕楚利亞。

2016年明星賽票選,帕楚利亞獲得768112票,高居西區前場第4名震撼全NBA,迫使他們急忙修正明星賽票選規則。12/20,聯盟宣布明星賽票選新制,東西區先發除了球迷,球員與媒體也將會有投票權。其中球迷與媒體的投票結果都不會被公開,而球員也能在互選中投票給自己。最終結果以球迷票選佔50%,球員票選與媒體票選則各佔25%計算[1]。這道防波堤在2017年發揮效果,讓帕楚利亞即使擁有勇士迷與喬治亞國民熱情相挺,與凱文·杜蘭特包辦西區前場第1、2名,仍然被擋在明星賽門外。

2018~2023[编辑]

2017年10月3日,NBA宣佈改變全明星赛將會更改賽制。由以往的東西對決,改爲由東西兩區的隊長從入選明星賽的球員名單中挑人。[2]隊長首先從先發名單中各選4名正選球員(此時選球員不再局限於東西區)。之後由各隊的教練選後備球員。唯一不變的是東西兩邊必須各自維持12名球員,以及教練由明星賽開始前兩星期東西兩岸戰績最佳的球隊的教練擔任[3]。如以2018年NBA全明星赛爲例則會是勒布朗·詹姆斯隊對斯蒂芬·科里隊。

2019年明星賽票選,為了防堵下一個Zaza而生的「Zaza條款」遭到嚴重非議,原因在於巡迴全美大跳「最後一支舞」的邁阿密熱火後衛德韋恩·韋德、表現回春的明尼蘇達灰狼後衛德瑞克·羅斯、顏值球技兼備的達拉斯獨行俠鋒衛搖擺人盧卡·唐西奇,這3人分別在各自選區獲得非常高的球迷票,但加入球員票與媒體票調整後,這3人都被擠下先發名單,之後由各隊教練票選的明星賽替補名單也未見這3人的身影。雖然聯盟追加讓閃電俠與獨行俠神主牌德克·諾維斯基破例入選,還是無法平息民怨。

各隊成績[编辑]

球隊名稱

勝場

東區明星

38

西區明星

29

詹姆斯隊

5

安戴托昆波隊

1

历届全明星赛结果[编辑]

年份

成绩

比赛地点的主场球队

最有价值球员(2020更名為Kobe Bryant all star MVP)

1951

东部 111, 西部 94

波士顿塞爾提克

爱德·麦考利

1952

东部 108, 西部 91

波士顿塞爾提克

保罗·阿里金

1953

西部 79, 东部 75

韦恩堡活塞

乔治·迈肯

1954

东部 98, 西部 93 (OT)

纽约尼克斯

鲍勃·库锡

1955

东部 100, 西部 91

纽约尼克斯

比尔·夏曼

1956

西部 108, 东部 94

罗彻斯特皇家

鲍勃·佩蒂特

1957

东部 109, 西部 97

波士顿塞爾提克

鲍勃·库锡

1958

东部 130, 西部 118

圣路易老鹰

鲍勃·佩蒂特

1959

西部 124, 东部 108

底特律活塞

鲍勃·佩蒂特、埃尔金·贝勒

1960

东部 125, 西部 115

费城勇士

威爾特·张伯伦

1961

西部 153, 东部 131

锡拉丘兹民族

奥斯卡·罗伯逊

1962

西部 150, 东部 130

圣路易老鹰

鲍勃·佩蒂特

1963

东部 115, 西部 108

洛杉矶湖人

比尔·拉塞尔

1964

东部 111, 西部 107

波士顿塞爾提克

奥斯卡·罗伯逊

1965

东部 124, 西部 123

圣路易老鹰

杰里·卢卡斯

1966

东部 137, 西部 94

辛辛那提皇家

阿德里安·史密斯

1967

西部 135, 东部 120

旧金山勇士

里克·巴里

1968

东部 144, 西部 124

纽约尼克斯

豪尔·格里尔

1969

东部 123, 西部 112

巴尔的摩子弹

奥斯卡·罗伯逊

1970

东部 142, 西部 135

费城76人

威利斯·里德

1971

西部 108, 东部 107

圣地亚哥火箭

兰尼·威尔肯斯

1972

西部 112, 东部 110

洛杉矶湖人

杰里·韦斯特

1973

东部 104, 西部 84

芝加哥公牛

戴夫·考文斯

1974

西部 134, 东部 123

西雅图超音速

鲍伯·兰尼尔

1975

东部 108, 西部 102

鳳凰城太阳

沃尔特·费雷泽

1976

东部 123, 西部 109

费城76人

戴夫·宾

1977

西部 125, 东部 124

密爾瓦基公鹿

朱利叶斯·欧文

1978

东部 133, 西部 125

亚特兰大老鹰

兰迪·史密斯

1979

西部 134, 东部 129

底特律活塞

大卫·汤普森

1980

东部 144, 西部 136 (OT)

华盛顿子弹

乔治·格文

1981

东部 123, 西部 120

克里夫兰骑士

奈特·阿奇博尔德

1982

东部 120, 西部 118

紐泽西籃网

拉里·伯德

1983

东部 132, 西部 123

洛杉矶湖人

朱利叶斯·欧文

1984

东部 154, 西部 145 (OT)

丹佛金塊

伊塞亚·托马斯

1985

西部 140, 东部 129

印第安那溜馬

拉尔夫·桑普森

1986

东部 139, 西部 132

达拉斯小牛

伊塞亚·托马斯

1987

西部 154, 东部 149 (OT)

西雅图超音速

汤姆·钱伯斯

1988

东部 138, 西部 133

芝加哥公牛

迈克尔 乔丹

1989

西部 143, 东部 134

休士頓火箭

卡尔·马龙

1990

东部 130, 西部 113

迈阿密热火

魔术师约翰逊

1991

东部 116, 西部 114

夏洛特黄蜂

查尔斯·巴克利

1992

西部 153, 东部113

奥兰多魔术

魔术师约翰逊

1993

西部 135, 东部 132 (OT)

犹他爵士

卡尔·马龙、约翰·斯托克顿

1994

东部 127, 西部 118

明尼苏达灰狼

斯科蒂·皮蓬

1995

西部 139, 东部 112

鳳凰城太阳

米奇·里奇蒙德

1996

东部 129, 西部 118

圣安东尼奥马刺

迈克尔 乔丹

1997

东部 132, 西部 120

克里夫兰骑士

格伦·莱斯

1998

东部 135, 西部 114

纽约尼克斯

迈克尔 乔丹

1999

未举行

2000

西部 137, 东部 126

金州勇士

俠客·歐尼爾、蒂姆·邓肯

2001

东部 111, 西部 110

华盛顿巫師

阿伦·艾弗森

2002

西部 135, 东部 120

费城76人

科比·布萊恩

2003

西部 155, 东部 145 (2OT)

亚特兰大老鹰

凯文·加内特

2004

西部 136, 东部 132

洛杉矶湖人

俠客·歐尼爾

2005

东部 125, 西部 115

丹佛金塊

阿伦·艾弗森

2006

东部 122, 西部 120

休士頓火箭

勒布朗·詹姆斯

2007

西部 153, 东部 132

拉斯维加斯 (首次於非NBA球隊城市舉行)

科比·布莱恩特

2008

东部 134, 西部 128

紐奧良黃蜂

勒布朗·詹姆斯

2009

西部 146, 东部 119

鳳凰城太阳

俠客·歐尼爾、科比·布莱恩特

2010

东部 141, 西部 139

达拉斯小牛

德韦恩·韦德

2011

西部 148, 东部 143

洛杉磯湖人、洛杉磯快艇

科比·布萊恩

2012

西部 152, 東部 149

奧蘭多魔術

凱文·杜蘭特

2013

西部 143, 東部 138

休士頓火箭

克里斯·保罗

2014

東部 163 ,西部 155

紐奧良鵜鶘

凱里·厄文

2015

西部 163, 東部 158

纽约尼克斯、布魯克林籃網[4]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2016

西部 196, 東部 173

多倫多暴龍(首次於非美國本土舉行)

拉塞尔·威斯布鲁克

2017

西部 192, 東部 182

新奥尔良鹈鹕(原為夏洛特黃蜂,因北卡州一項爭議法案而遭頂替)

安東尼·戴維斯

2018

詹姆斯隊 148,柯瑞隊 145

洛杉磯湖人、洛杉磯快艇

勒布朗·詹姆斯

2019

詹姆斯隊 178, 安戴托昆波隊 164

夏洛特黃蜂

凱文·杜蘭特

2020

詹姆斯隊 157, 安戴托昆波隊155

芝加哥公牛

科懷·雷納德

2021

詹姆斯隊170, 杜蘭特隊150

亞特蘭大老鷹

揚尼斯·安戴托昆波

2022

詹姆斯隊163 , 杜蘭特隊160

克里夫蘭騎士

史提芬·庫里

2023

安戴托昆波隊184 , 詹姆斯隊175

犹他爵士

傑森·塔圖姆

2024

東部211 ,西部186

印第安那溜馬

達米安·里拉德

||2025 || shaq41 , chuck25 || 金州勇士 ||史提芬‧庫里

|}

其他全明星赛赛事[编辑]

主条目:NBA全明星周末

全明星賽周末除了最重要的全明星賽之外,還有新秀挑戰賽、灌籃大賽、三分球大赛和技巧挑戰賽等活動。

參見[编辑]

NBA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

伊拉姆式終場——曾採用的比賽規則

參考資料[编辑]

^ http://news.tsna.com.tw/tw/news/show.php?num=6958&tag=Zaza+Pachul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星賽新規 球員、媒體有投票權

^ 隊長則由以往明星賽的投票方式投票,球迷佔50%,球員和媒體各佔25%。雙方的最高得票者將成爲隊長。

^ 與以往一樣,如上届已經擔任過教練的話,今屆不能再連任。

^ 首次由兩個場館舉行全明星周末,其中籃網主場舉行新秀挑戰賽及全明星周六,紐約人主場舉行正賽

外部链接[编辑]

明星賽官方網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NBA全明星赛NBA全明星周末 · NBA新秀挑战赛 · NBA三分球大赛 · NBA技巧赛 · NBA投篮之星賽 · NBA全明星名人赛 · NBA扣篮大賽 · NBA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 · WNBA全明星赛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查论编NBA東岸大西洋組

波士顿凯尔特人

布鲁克林篮网

纽约尼克斯

费城76人

多伦多猛龙

中央組

芝加哥公牛

克里夫兰骑士

底特律活塞

印第安纳步行者

密尔沃基雄鹿

東南組

亚特兰大老鹰

夏洛特黃蜂

迈阿密热火

奥兰多魔术

华盛顿奇才

西岸西北組

丹佛掘金

明尼苏达森林狼

俄克拉何马城雷霆

波特兰开拓者

犹他爵士

太平洋組

金州勇士

洛杉矶快船

洛杉矶湖人

菲尼克斯太阳

沙加緬度國王

西南組

達拉斯獨行俠

休斯敦火箭

孟菲斯灰熊

新奥尔良鹈鹕

圣安东尼奥马刺

年度盛事

NBA海外赛

选秀

資格(英语:Eligibility for the NBA draft)

夏季联赛

聖誕大戰

全明星周末

全明星赛

NBA盃

季后赛

列表(英语:List of NBA playoff series)

总决赛

總冠軍

歷史

繼承

BAA(英语: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NBL

ABA

合併(英语:ABA–NBA merger)

批評和爭議(英语: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criticisms and controversies)

奧本山宮殿鬥毆事件

2007年裁判涉賭醜聞(英语:2007 NBA betting scandal)

停擺

泡泡園區

球隊

已解散

擴張(英语:Expansion of the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搬遷(英语:List of relocated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teams)

時間表

赛季

紀錄

例行賽

季後賽

明星賽(英语:NBA All-Star Game records)

輸贏紀錄(英语:List of all-time NBA win-loss records)

黑八奇迹

老七傳奇

人員

球員(英语:Lists of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players)

現役球員

海外球員(英语:List of foreign NBA players)

種族(英语:Race and ethnicity in the NBA)

選秀狀元

最高薪(英语:Highest-paid NBA players by season)

禁賽(英语:List of people banned or suspended by the NBA)

工會

總教練(英语:List of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head coaches with 400 games coached)

現役(英语:List of current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head coaches)

球員兼教練(英语:List of NBA player-coaches)

冠軍(英语:List of NBA championship head coaches)

海外(英语:List of foreign NBA coaches)

女性(英语:List of female NBA coaches)

NBCA(英语:National Basketball Coaches Association)

球隊老闆(英语:List of NBA team owners)

裁判(英语:List of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referees)

奖项及荣誉

拉里·奧布賴恩冠軍獎盃

NBA獎項

MVP

明星赛MVP

总决赛MVP

年度最佳教练

进步最快球员

社区关怀援助奖(英语:NBA Community Assist Award)

年度最佳防守球员

年度最佳新秀

年度最佳行政人員

年度最佳第六人

最佳運動精神獎

肯尼迪公民奖

年度最佳队友奖

终身成就奖

名人堂

成員(英语:List of members of the Naismith Memorial Basketball Hall of Fame)

週年紀念隊

25(英语:NBA 25th Anniversary Team)

35(英语:NBA 35th Anniversary Team)

50

75

退休背號

最佳陣容

最佳防守陣容

最佳新秀陣容

其他

場館

商業

集體談判協議(英语:NBA 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

薪資上限

NBA專賣店

文化

啦啦隊(英语: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Cheerleading)

吉祥物

着装守则

G聯盟

中西赛区

媒體

電視(英语: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on television)

NBA電視

世仇組合

WNBA

美國籃球(英语:Basketball in the United States)

分類

2024–25赛季